融古鑄今, 形雅姿健 ---實力派書法家李科平書法欣賞
2019-08-18 17:13:54 上傳:
李科平 來源:
何俊鋒
我是通過楊蒼勤局長認識寶雞著名書法家李科平的,雖然至今未曾謀面,他的書法卻早已通過微信刻記在心里了。我被他雋秀端嚴、筆意醇厚、法乎自然的書法作品深深地吸引,于是我記住了李科平這個名字。后來才得知,他是省內書法家中為數不多的在中國刻字大賽中獲得過幾次大獎,是一位名符其實的實力派書法家。
李科平自幼好書,少年從軍,當過文書,放過電影,書法卻是他的最愛,工作之余一有時間便入墨臨池,為書三十余載,諸體皆擅,己是中國書協會員的他,尤以楷書行草見長,兼以篆書,亦繪花鳥山水,他笑談自己書法創作“用笨辦法,下笨功夫”是不二法門,他初臨唐楷,又追“二王”,承歐神形,雜糅百家諸帖,尤喜《蘭亭》、《圣教》,更于魏碑上下足功夫,認真意悟,博觀別取,臨悟參半,碑帖交融,達到平靜、力穩、心恬、氣定、形意,結成楷書新形,其書作法度嚴謹,內秀外美,堅質浩氣,通脫散朗,力求雅俗共賞,旨歸大眾審美,注重法、韻、意、態、趣的完美結合,逐步形成了自己俊秀、清朗、勁健、大氣、靈動的藝術風神,多次在全國書法大賽中榮獲大獎。
我從他發來的幾十作品圖片中靜觀其書,仿佛看見軍旅出身的科平先生屏氣凝神,提按頓挫,似貫千鈞之力,筆落宣紙,風掃殘云,頓生劍氣,長鋒直揮間,或盤若枯藤、或瀉如曲流、或堅若磐石、或蒼勁如松。其作品用筆方圓兼備,藏露結合,收藏有度,用筆用墨直指漢語意旨和內心意緒,率真、隨意、干凈、利落、妥貼、自然、暢達的筆墨構架和諧自然,妙趣橫生,左右側橫,極盡書家的胸襟和氣度,提按頓挫之間時有感事明理的洞悉,弦外之音縈繞字里行間。這正是李科平幾十年以來沉浸墨海又尋求超越,修煉字外功夫中人品修養、美學修養、文學修養、思想修養的人格外化。
人到無求品自高。在書法這個線條王國和夢之鄉里,線條的舞動是舒展有度的,或激揚、或騰躍、或轉折,以至輕重、疾徐,既考究而又力求得之于天然,一切盡在法度之外,一切又在法度之中。清代劉熙載在《藝概》中云:“書者,如也;如其學,如其才,如其志,總之曰,如其人而已?!崩羁破皆诂F代書體的探索中,與傳統與現代的嫁接中尋找契合點,在碑與帖的結合上摸索突破囗,在創作的取法上更加寬泛和兼容,書法語言表現更加豐富而不拘常法,他根基于身后扎實的傳統功力之上,彰顯當代書風清新的妙結。從他的愛蓮說,錄菜根譚數則,二十四人物造像記等系列作品中,能當觀出他的藝術軌跡,他的楷書“二王”入基,魏碑鑄魂,又將“二王”的遒勁與魏碑的金石之氣自然地糅合,又自然地化出,既有強烈的靈感,又有寧靜的雅氣。筆勢疾澀、頓挫、連綿、縱收,得字勢斜正疏密之態,輕松自然如風行水面,但又不是任何一家一派的模寫。他的行草師法二王的流暢飄逸,效“顛張狂素”之淋漓酣暢,入古出新,追求一種行云流水的自然之美,既能灑筆以騁其情,又見出靈魂的力度與精微。在字形與章法布局上,平中見奇,實中見虛,無中生有,虛中藏靈,化散為聚,化他為己,化具象為意象,化有象為無象。其筆趣如春雨沐花,若游龍戲水,靈動婉轉,無巧意安排之滯氣,于謀篇布局中,透著一股禪機和靜穆,從中能觀出李科平元氣充沛、學養深厚、書藝精湛的意韻以及軍人的果敢,干練,利落,更能看出他心正筆正,以淡泊的人格完成藝術的激情與創造。
藝術乃心靈事業,世俗乃生活哲學。李科平的書品如同人品,莊嚴端正;人品如書品,溫潤朗雋。從軍到從藝幾十年來,先生始終把人品、才情、思想、修養貫穿于書品之中,養志于清修,棲心于淡泊,無意于名利,把自己對生命、對生活、對藝術的感知,無所保留地寄托在筆情墨趣中,在水墨縱橫的書法線條中,尋找藝術的真諦和人生的快樂。
二Ο一八年三月
何俊鋒。陜西著名作家,文化學者,美術評論家,西安市美協學術委員會副主任